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今昔对比,点明送别主题;颔联借醉酒与望云的动作,寄托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颈联写洞庭的凄清秋景,表达自己只能滞留江岛的无奈;尾联申明再次回到京城、重见长安道的愿望。全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感叹滞留之无奈以及表达对京城的向往,渴望被重新起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昔时风景登临地(3),今日衣冠(4)送别筵。

从前登高临下赏风景的地方,现在我正整理衣冠摆下送别的筵席。

醉坐(5)自倾彭泽酒(6),思归长望白云天。

喝醉坐下,自己倾倒陶潜的酒,想要归乡而深深的仰望满是白云的天空。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7)(8)(9)江岛(10)

在洞庭湖畔看到树叶落下惊叹秋天的早,而我只能滞留在江上小岛上失落的空叹。

寄语朝廷当世人(11),何时重见长安道。

能否给此时在朝廷工作的人带话,试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到长安的大路呢?

注释

(1)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

(2)郑十三:或是郑倩之。

(3)登临地:指岘山。

(4)衣冠:指士绅。

(5)醉坐:全唐诗校:一作“闲卧”。

(6)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

(7)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

(8)空:徒然。

(9)滞:久留。

(10)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11)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