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1)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2)堕平波。

没看到鱼儿在弯曲的小河里跳跃,但我还是特意到湖边走了一趟。细雨潇潇,风吹荷叶翻乱。微云被风吹散,清凉的月亮沉落在平静的水波上。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3)。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4),檐影挂星河。

我喝了一杯白酒就醉醺醺的了,回家时头发散乱着,步伐踉跄。现在已没有人再唱那采莲的歌曲了。我斜倚在小轩窗旁枕着枕头,只见屋檐的影子倒映在闪烁的星河之中。

注释

(1)萧萧:象声词,形容凄清、寒冷。

(2)凉月:秋月。

(3)婆娑:醉态蹒跚貌。

(4)欹枕:靠着枕头。

文学赏析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随风翻乱的荷叶上。

这首两句是倒装句,表现出作者的体物入微。“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南乡子》)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过片谓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仅饮下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无人”句是说想听支采莲小曲,聊以解闷,但夜深人静,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这里的“无人”,其实是藉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

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檐角之上。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体内容,词中没有点透,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

作者简介

叶梦得

叶梦得

宋代著名词人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住乌程(今属浙江)。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进士,宋徽宗时官翰林学士。南渡后,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营留守,积极参加抗金的斗争。晚年居吴兴卞山,以读书吟咏自乐。其词受苏轼影响,特别是晚年的词作,“能于简淡时出雄杰”,间有感怀国事之作。也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