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小雅·苕之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饥民自伤生而不幸的诗歌,所写的是灾年人民无食,难以存活,诗人面对如此现实,痛感逢此饥荒,不如不出生为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反映了荒年的惨景,情调凄怆悲愤,造语奇特警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苕(1)之华(2),芸其(3)黄矣。心之忧矣,维其(4)伤矣!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牂羊(5)坟首(6),三星(7)在罶(8)。人可以食,鲜(9)可以饱。
母羊头特大,鱼篓映星光。人有食可吃,岂望饱肚肠!
注释
(1)苕: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
(2)华:同“花”。
(3)芸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4)维其:何其。
(5)牂羊:母羊。
(6)坟首:头大。
(7)三星:泛指星光。
(8)罶:捕鱼的竹器。
(9)鲜:少。
创作背景
《小雅·苕之华》此诗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易林·中孚之讼》曰:“牂羊羵首,君子不饱。年饥孔荒,士民危殆。”至于作者,从诗“歌其食”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饥民,或是一位了解人民、同情人民的下层士人。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7
-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72-574
- [3]周啸天.诗经楚辞鉴赏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667-668
- [4]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