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译
注
赏 拼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作品简介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写自己妻子王弗的美貌,下片写难忘新婚夜的欢乐生活。全词采用集句的形式,反映了词人年少时的美满婚姻生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寒玉(1)细(2)凝肤(3)。清歌(4)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5)遍相识,净如(6)。豆蔻花梢(7)二月初。
清俊的容貌柔润着洁白滋泽的皮肤。唱一曲《倒金壶》的清亮之歌。婀娜多姿的《杨柳枝》全都熟悉。怎么比得上二月初的豆蔻梢上的花呢!
年少即须臾(8)。芳时(9)偷得醉工夫(10)。罗帐细垂(11)银烛背(12),欢娱(13)。豁得(14)平生俊气(15)无。
年少时光即刻消逝。良辰暗暗地换得醉酒的工夫。丝罗帐子柔和地吊在白烛的背后。欢乐啊,如同舍弃掉平生的英俊气概!
注释
(1)寒玉:比喻容貌清俊。
(2)细:柔润。
(3)凝肤:洁白滋泽的皮肤。
(4)清歌:清亮的歌声。《倒金壶》:曲调名。
(5)冶叶倡条:形容杨柳枝叶婀娜多姿,这里喻指《杨柳枝》舞。
(6)净如:怎么比得上。
(7)豆蔻花梢:喻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豆蔻:食用的豆类植物,名草果。此处喻少女。
(8)须臾:转瞬,一刻。
(9)芳时:良辰,亦指花开时节。这里指夫妻性爱的黄金时间。
(10)醉工夫:喝酒的工夫。
(11)细垂:柔和吊下。
(12)银烛背:白蜡烛背后吊罗帐。
(13)欢娱:愉悦快乐。
(14)豁得:舍弃掉。
(15)俊气:英俊气概。
创作背景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此词约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二月或二月以后。东坡时年19岁,自称“年少”。当年娶王弗为妻,王时年16岁,正是“豆蔻”年华。此词为新婚时的纪念之作。也许是东坡填词的最早试笔。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3页
- [2]萧枫主编,唐诗宋词全集 八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06,第288页
- [3](宋)苏轼著;石声淮,唐玲玲笺注,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07,第4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