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其一·议婚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作品简介
《议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为组诗《秦中吟十首》的第一首诗。此诗主旨在抒写“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重财轻人婚姻观的批评以及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的同情。
译文注释
译文
天下无正声(1),悦耳即(2)为娱(3)。
天下没有纯正的乐声,只要听起来悦耳,使人感到欢娱就行。
人间无正色(4),悦目即为姝(5)。
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6)。
如果容颜相貌相差不大,但是家庭穷富有差异。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7)。
那么贫穷时会被对方嫌弃,富贵时会很顺利的走在一起。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8)。
住在富丽堂皇的阁楼里面的富家小姐,常常用金丝线绣织绫远嫁衣。
见人不敛手,娇痴(9)二八初。
人来了,也不收敛,才刚刚十六岁,还常常撒娇装傻。
母兄未开口,已(10)嫁不须臾(11)。
家人还没有开口张远,就有人上门提亲,并顺利地嫁人了。
绿窗(12)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住在简易的陋室里面的穷苦女子,一个人,都长到二十多岁了。
荆钗(13)不直(14)钱,衣上无真珠。
头上戴的是不值钱的荆条钗,衣裳没有任何装饰。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15)。
有好几次,人们上门想下聘礼;但是到了说好的日子,又开始犹豫。
主人会(16)良媒,置酒满玉壶。
只有好的媒人,上门撮合姻缘时,待主人安排酒宴,杯里倒满酒后。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17)。
媒人会上前拦住大家饮酒,上前说上几句自己来的意图。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18)其夫。
有钱人家女儿容易嫁出去,但是会仗着娘家有钱,轻视自己的丈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19)。
贫穷家的女儿难嫁,出嫁比较晚,嫁出去会懂得善待夫家人。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听说,您家要娶媳妇,不知道娶媳妇真正意义是什么?
注释
(1)正声:最标准最好听的声音。
(2)即:一作则。
(3)娱:快乐、欢娱。
(4)正色:最标准最好看的颜色。美色。
(5)悦目即为姝:悦目:好看。即:一作则。姝:美女。
(6)殊:不同。
(7)趋:趋奉,奉承。
(8)罗襦:用丝织品做的短衣。
(9)娇痴:娇小天真、不懂事理的意思。
(10)已:一作言。
(11)须臾:很快。
(12)绿窗:窗前多草木,指穷人家。
(13)荆钗:用茎木制作的头钗,指首饰简陋。
(14)直:通“值”。
(15)踟蹰:心中犹豫不决的样子。
(16)会:遇到。
(17)两途:两种道路,两种选择。
(18)轻:看不起。
(19)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创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创作于长安的一组讽喻诗。这组诗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写成的。本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