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作品简介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诗将韩偓比作何逊,而把自己比作自认为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对之倾倒备至,大加称赏。这组诗构思梢巧,结构上层层递进,萦回曲折,充满着动感与美感,融诗情画意与哲理思辩于一炉。
译文注释
译文
剑栈(1)风樯(2)各苦辛(3),别时冰雪到时春。
经过剑阁的栈道,乘坐乘风破浪的江帆,各有艰辛,分别正值冰天雪地时候现在又是春暖花开。
为凭何逊(4)休联句(5),瘦尽东阳姓沈人(6)。
韩偓的诗才就像是何逊一样,请别和我再联句吧,如果再要联句,只怕我会像沈约一样变瘦了。
注释
(1)剑栈:剑阁栈道。
(2)风樯:当指赴蜀途中的一段水程。
(3)各苦辛:兼指水陆行程。
(4)何逊:南朝诗人。
(5)联句:根据议定的诗题,几人轮流赋诗若干句,连缀成诗篇。
(6)姓沈人:沈约曾为东阳太守,其《与徐勉书》中说到自己的老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创作背景
诗题交待了创作动机。韩偓之父韩瞻,与李商隐系同年进士,又是连襟,二人交谊很深,题中畏之员外即指韩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隐赴梓州为节度书记。其时韩偓八岁,即席赋诗,才惊满座。大中十年(856),诗人由梓州返京,追忆往事,作成这两首七绝。
文学赏析
第二首诗里将韩偓比作自幼即负盛名的南朝诗人何逊,而把自己比作自认为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对之倾倒备至,大加称赏。
首句“剑栈风樯各苦辛”,这是写韩瞻携其子冬郎赴普州刺史任,陆路必经四川剑阁一带的山路,还要乘船而进,这当然是各有苦辛。而这苦辛的空间移动,是要耗时费力的,因此承上第二句云“别时冬雪到时春”。这韩瞻父子在头一年的冬雪之时告别京师长安,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到了普州。前一首由“凤雏”的典故翻出“桐花”二句,想象已是奇特的了,而这一首则由“别”“到”的时令,关合范云同何逊之联句“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这就很自然地翻出了下面两句“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这两句诗以“为”字冠首,是说为了东阳那个瘦极的沈约,请何逊您不要同他联句了。将自幼即负盛名的南朝诗人何逊比韩偓,以自认为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自比,的确亲切而幽默,而且韵味也十分高远。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虚心、这种热情,这种对一个幼年诗人关怀备至的倾倒和极力的称赏,也为历代封建文人所罕见。
从杜甫至李商隐再到韩偓,从诗歌风格继承发展的角度看,刘学锴、余恕诚二先生说:“李商隐称赞韩偓的诗,特别标举‘清’与‘老成’,可能受了杜甫诗论的影响(杜甫曾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他自己的诗,于清丽婉曲中时露沉郁,正是这种主张的实践。韩偓的诗风也深受李商隐影响。”(《李商隐诗选》)这的确是灼见。
这组绝句艺术上很有特色,尤其是第一首,构思梢巧,“令人茫然难测”,这主要表现在诗中层层递进,萦回曲折的结构上。此外,诗人善于炼意,三、四句不落窠臼,生动形象,充满着动感与美感,融诗情画意与哲理思辩于一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何焯称赞李诗“顿挫曲折,有色有情有味”,确实是公允的评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安焕章.李商隐诗歌导读:广陵书社,2015:65-67
- [2]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2
- [3]郑在瀛.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68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