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湘湖图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
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
湘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
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
游子天寒孤棹远,七十二溪飞雪满。
浩歌不见濯缨人,沙鹤野猿相对晚。
湖东云气通蓬莱,我欲从之归去来。
蛟鼍塞川陆有虎,两臂无翼令心哀。
作品简介
《题湘湖图》是明代诗人刘基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君山、湘江及湘湖一带的壮丽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同时融入了诗人的复杂的情思。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更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复杂的心境与深邃的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君山洞庭(1)隔江水,彭蠡(2)无风波浪起。
湖上的岛屿恰如洞庭湖中的君山;湖水像鄱阳湖一样波浪起伏。
明窗晓晴图画开(3),兴入湘湖(4)三百里。
画图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打开;我的兴致一下子就投入到湘湖浩翰的烟波中。
湘江(5)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6)。
两岸的群山纵横交错,碧绿的湖水环绕着高高的越王城山。
越王城荒陵谷(7)在,古树落日长烟(8)平。
越王城的背影已经远去,但週遭的山陵峡谷还展现在我们眼前:苍翠的古木和飘渺的暮雾,掩映在落日的余晖中。
游子天寒孤棹(9)远,七十二溪飞雪满。
他乡的游子驾着一叶扁舟,在寒冷的湖上飘向远方;周围群山,飞泻着雪一般白的溪流。
浩歌不见濯缨(10)人,沙鹤野猿(11)相对晚。
画面上仿佛能听到隐居高人的啸歌,但是却看不到他的人影,只看到晚日下栖息在沙滩上的鹤和山林中的猿猴。
湖东云气(12)通蓬莱,我欲从之归去来(13)。
湖水东面的云气应是直通蓬莱仙山吧,我真想乘着这云气去探访仙山。
蛟鼍(14)塞川陆有虎,两臂无翼令心哀。
可是水中有蛟鼍,山野有猛虎,我又没有双翼难以到达,令我心下无比哀伤。
注释
(1)君山洞庭:洞庭即洞庭湖;君山:这里借指湘湖和湖上的诸岛。
(2)彭蠡:鄱阳湖别称,也借指湘湖。
(3)明窗晓晴图画开:画图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打开。
(4)兴入湘湖:兴致一下就投入到湘湖中;三百里。
(5)湘江:这里指湘湖,湘湖因“湖光山色婉若潇湘而名”。
(6)湘湖碧绕越王城:湘湖位于越王城山南麓。
(7)陵谷:丘陵和山谷。
(8)长烟:大片烟雾。
(9)孤棹:借指孤舟。
(10)濯缨: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1)沙鹤野猿:比喻隐居的君子。
(12)云气:稀薄游动的云;
(13)归去来:回去。典出陶渊明名篇《归去来辞》。
(14)蛟鼍: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