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二首·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作品简介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译文注释
译文
别日何易会日(1)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分别时容易可见面时难,相隔的山川道路多悠远。
郁陶(2)思君未敢言,寄声(3)浮云往不还。
思念您闷在心里不敢言,寄书信犹如浮云去无还。
涕零雨面(4)毁形颜(5),谁能怀忧独不叹?
泪长流毁坏了我的容颜,谁能够独怀忧不寻喜欢?
展诗(6)清歌(7)仰(8)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展诗篇来歌唱姑且自宽,欢乐过哀伤来毁我肺肝。
耿耿(9)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常想您躺床上也难入眠,披上衣走出门来到庭院。
仰看星月观云间(10)。
抬头看星与月出没云间。
飞鸧(11)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12)不能存(13)。
清晨间黄鹂鸣令我哀怜,留恋情眷恋义不堪再念。
注释
(1)会日:聚会的日期。
(2)郁陶:忧思聚集的样子。
(3)声:信息,音书。
(4)雨面:泪流满面。
(5)形颜:一作“容颜”。
(6)展诗:赋呈或吟唱诗歌。
(7)清歌:没有伴奏的独唱。
(8)仰:一作“聊”。
(9)耿耿:总是想着,不能忘怀的样子。
(10)云间:指天上。
(11)飞鸧:即鸧鹒,在中国常见的黑枕黄鹂。
(12)顾怀:眷顾怀念。
(13)存:存想,思念。
创作背景
燕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余冠英.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20
- [2]赵光勇.汉魏六朝乐府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86-189